7月26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2025)在上海开幕,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、首席人工智能官菲利普.兰巴赫(Philippe Rambach)在大会上发表题为《加速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,释放产业影响力》的主旨演讲。他表示,看好中国AI产业发展。
菲利普.兰巴赫指出,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,中国雄厚的产业基础、多元的行业场景和丰富的创新资源,为AI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。同时,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AI技术正是关键动力。中国已成为全球AI产业发展高地,也是施耐德电气全球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。
推动AI大规模产业化应用
作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力量,全球已开启AI规模化产业应用新篇章。从全球到中国,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,将全面推进能源、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变革,为千行百业实现增效降碳和业务创新,充分释放科技的巨大影响力。
相关调研表明,2024年78%的全球企业已开始使用AI技术驱动运营升级与商业创新。在中国,“人工智能+”的政策支持、雄厚的产业基础、多元的应用场景、丰富的创新资源,正催生快速崛起的AI产业集群,使中国成为最积极践行AI规模化应用的全球市场。
菲利普.兰巴赫表示,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、场景的深度适配和产业生态的繁荣,AI向着千行百业的细分场景加速落地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。AI从前沿技术突破逐步进入“大规模应用部署”的实用阶段,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强劲动力。
菲利普.兰巴赫指出,作为当前最前沿的数字化技术,AI发展离不开数据、算法、算力、场景等关键要素,跨越多个行业领域。AI技术落地,需要“模型、方案、服务”全链条支撑,单一企业难以完成所有环节。无论是其研发创新还是落地应用,都需要各界深度协同,打造新的生态系统,打通AI的产业化之路。
AI赋能全球能源转型
面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、各大产业转型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趋势,能源系统全面承压。AI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,带来新的能耗挑战,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关键解法。
从供给侧到需求侧,AI技术不仅能促进微电网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,推动新能源接入,更能大幅提升工业制造、楼宇建筑、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,尤其是提升数据中心从设计、建造、运营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能效,降低AI技术自身的能碳(能耗与碳排放)影响。
菲利普.兰巴赫指出:“AI技术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以能源系统的全面转型为抓手,AI技术将加快全球产业的系统性变革,促进高效与可持续。在中国,我们建立了AI创新实验室,与五大研发中心一道,聚焦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具体细分场景需求。”
“作为AI应用赋能者,我们不断推出融合AI、5G、VR(虚拟现实)、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绿色解决方案,并结合深厚的行业流程经验中国股票配资,助力中国产业不断提升效率及绿色化水平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、拓展本土生态协作,与更多中国企业共同拥抱AI技术浪潮,为中国产业的新质转型作出贡献。”菲利普.兰巴赫表示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